• 从“思考帽”到“角色体验”:职场思维进阶记
  • 2025丨暑期新加坡深度探索游学之旅~
  • 于外教课堂中绽放:杉达学院财务管理CIMA方向班的别样学习时光
  • 内卷漩涡中寻光——学长带你解锁留学发展密码
  • 踏上升学 “多元桥”,畅享跨文化 “交流宴”——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留学主题讲座圆满落幕
较新公告:
学会问问题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元工具丨德威教学法
来源:联威教育 | 作者:lwjy | 发布时间: 2024-02-06 | 330 次浏览 | 分享到:
《德威教学法探索与实践》一书借鉴新加坡办学经验,理论结合实践并通过2016年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的教改项目,与金审学院合作在民办本科学生培养模式与方法上行之有效并取得成绩。



丨全文共2236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社会变革日新月异,只有具备创新思维能力,才能适应新变化,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创新思维培养是德威教学法的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工具,例如,问题工具中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的工具有同理心地图及访谈工具等,形成不同思路或解决方案的头脑风暴工具有 六顶帽子法、奔驰法(SCAMPER)、丰田法 等,这些工具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分别使用,甚至可以使用某一工具的某一部分。


总之,培养创新思维的工具有很多,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使用哪种工具,都要首先学会提出问题、明确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一系列提出问题的方法称为培养创新思维的元工具。


我们在教学与考核中非常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自主学习阶段,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概念后,将自己不理解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整理出来,同时在小组学习阶段和小组成员一同讨论,不断调整、完善自己的问题,最终形成高质量的问题。


提出好问题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思维的培养,好的问题通常是能激发思考和理解的开放式问题,这一类问题是可以让人们思考多种可能性的,是开放式的、明确的、简洁的,并且容易理解的。


提出好的问题通常应该是一个组合,即提出开放式问题并就这一问题进一步搭配追问式问题和澄清式问题,追问式问题和澄清式问题跟随在提出的问题之后并没有先后的顺序。



追问式问题是在某一问题讨论中为了进一步深入挖掘信息或深度交流而继续提问,这有助于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和促进了解。追问式问题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澄清式问题是为了澄清不清楚的信息或者需要更详细的理解对方观点时所使用的提问方式。当然追问式问题和澄清式问题也多是开放式问题。所以提出问题、追问问题和澄清问题是一组非常好的问题组合工具。


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开放式问题、追问式问题和澄清式问题。



提问:你认为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最有效?


  • 追问: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知识?

  • 追问: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 追问: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创造力?


  1. 澄清:你认为“有效”的含义是指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好吗?还是指学习方式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

  2. 澄清:你认为“学习方式”的范围包括哪些?是指课堂学习、课外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还是其他?

  3. 澄清:你认为“最有效”的标准是什么?是指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好、培养能力好还是其他?



提问:人工智能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 追问:你认为人工智能的未来会是乐观的,因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解决许多问题吗?还是悲观的,因为人工智能可能会威胁人类的存在?

  • 追问:你认为人工智能将在哪些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医疗、教育、交通、制造业还是其他领域?

  • 追问:你认为人工智能将对人类社会产生什么影响,例如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质量还是产生新的社会矛盾?


  1. 澄清:你认为“未来”是指最近的未来还是遥远的未来?

  2. 澄清:你认为“人工智能”是指狭义的人工智能还是广义的人工智能?

  3. 澄清:你认为“会”是指肯定会发生还是有可能发生?



如何提出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是很重要的一种提出问题的方式。


培养学生探索开放式问题的教学活动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开放式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我们每一门课程的考核都有开放式问题的回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前进行分析并制作成PPT 在课上进行观点的解析,老师组织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辨析,这样学生们相互学习借鉴,拓展了思维广度,加深了思考深度。



开放式问题通常采用如下提问方法:


  • 使用“为什么”、“如何”、“是什么”、“谁”、“什么时候”、“在哪里”等问题提示。 这些提示可以帮助回答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 使用“假设”或“如果”等条件句。 这些句子可以帮助回答者探索不同的可能性。

  • 使用“比较”或“对比”等关系词。 这些词可以帮助回答者分析不同的观点。


我们以科学中混合与分离为例解释如何运用开放式问题。


混合和分离是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概念。混合是指将两种或多种物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物质。分离是指将混合物中的物质分开,得到原来的物质或新物质。在科学学习中,混合和分离的概念还可以与其他科学概念进行联系,例如溶解、沉淀、蒸发、凝结等。


例如:食盐和沙分离相关的开放问题


1)  以下开放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食盐和沙的分离:

  • 你认为哪种方法更适合分离食盐和沙?为什么?

  • 你认为食盐和沙的分离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 你还能想到其他方法来分离食盐和沙吗?


2)  以下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食盐和沙分离的实验时进一步思考和讨论:

  • 食盐和沙的分离方法是否唯一?为什么?

  • 食盐和沙的分离方法是否存在局限性?为什么?

  • 食盐和沙的分离方法是否存在改进的空间


3)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食盐和沙的分离原理,开拓学生的思维:

  • 食盐和沙的物理性质有什么不同?

  • 食盐和沙的化学性质有什么不同?

  • 还有一个学生认为可以使用磁分离法来分离食盐和沙,因为磁铁可以吸引铁,而食盐中不含铁。


通过以上的介绍和例子的分享,大家应该学会了如何使用问题组合工具提出问题、澄清问题、深挖问题从而明确问题。明确问题后就需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同思考工具可以帮我们理清思路、发现盲点和做出更好的决策,我们会在之后的文章中继续与大家分享。敬请期待……





END

丨编辑:苏老师
丨排版:白老师



○ 好书推荐 ○



本文源于《德威教学法探索与实践》一书,该书借鉴新加坡办学经验,理论结合实践并通过2016年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的教改项目,与金审学院合作在民办本科学生培养模式与方法上行之有效并取得成绩。如您对本篇内容感兴趣,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开图片长按识别二维码)联系我们留下您的信息,我们的工作人员会通过邮寄的形式将《德威教学法探索与实践》一书送到您那里,欢迎您的阅读。



↓ 扫描二维码

(或点击图片长按识别)












○ 往期推荐 ○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不错,还请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