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全文共1561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由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主办、吉林工商学院承办的 “第十七届全国商务沟通大赛” 于2024年6月7日在吉林工商学院第二教学楼B302教室举行。
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CITECH)秉承国际化、实践化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打造了一个课程学习新视角——商务沟通大赛,该比赛旨在学生通过演讲、报告等形式参与比赛,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
通过参加商务沟通大赛,参赛者不仅能够锻炼公共演讲能力、英语口语及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参赛者更好的理解和适应不同的文化沟通方式、提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增强自信心,拓宽视野,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次参赛队伍分别来自于吉林工商学院、长春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和上海杉达学院4所院校,共有8支队伍进入决赛。
主持人介绍比赛规则
参与本次比赛的嘉宾有:吉林工商学院国际交流处处长刘晶、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院长助理苏忻怡、长春办公室主任谭乐乐。
本次比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比赛设有六个团队奖,分别是Best Project、Best Team、Best Potential Award、Merit Prize、Best Innovation Award和Best Design Award,以及两个个人奖Best Speaker和Best Leader。
首先由吉林工商学院国际交流处处长刘晶讲话,她对此次活动表示了肯定,也表达了对学生的期待,期望通过此次比赛,学生能够提高自身能力并更好的认识自己。
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院长助理苏忻怡讲话,她向吉林工商学院各位领导对特许科技学院多年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也向大家介绍了特许科技学院培养人才的理念及方式,以及本次比赛的目标和意义。
吉林工商学院国际交流处处长刘晶讲话
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院长助理苏忻怡线上讲话
评委老师评审中
经过激烈的比赛角逐,最终:
获得Merit Prize的队伍是:来自长春师范大学的Diplomatic队;来自吉林工商学院的Even Better队、Ace队和Crown队。
获得Best Innovation Award的队伍是:长春师范大学的Number One队。
获得Best Design Award的队伍是:来自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的Fellow Traveller队。
获得Best Potential Award的队伍是:长春师范大学的Number One队。
获得Best Team的队伍是:来自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的Fellow Traveller队。
获得Best Project的队伍是:来自吉林工商学院Death horizon队及上海杉达学院Idea Orbit队获得Best Speaker的是:来自吉林工商学院的谭紫灵同学
获得Best Leader的是:来自上海杉达学院的严奕沁同学
新加坡外教老师Andrew Lee对比赛进行点评
Merit Prize获奖队伍-长春师范大学Diplomatic队
Merit Prize获奖队伍-吉林工商学院Ace队
Merit Prize获奖队伍-吉林工商学院Even Better队
Merit Prize获奖队伍-吉林工商学院Crown队
Best Potential Award获奖队伍-长春师范大学Number One队
Best Project获奖队伍-吉林工商学院Death horizon队
Best Speaker获奖者-吉林工商学院谭紫灵同学
Best Leader获奖者-上海杉达学院严奕沁同学
获奖的同学们对于参加此次大赛感触颇深,赛后也彼此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体会:
我深感荣幸,作为组长,能够带领我们小组在全国商务沟通大赛中斩获团队一等奖。这次获奖不仅是对我们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未来的鞭策。我们将继续前行,不断提升自己,为团队争取更多的荣誉。
——上海杉达学院 严奕沁
每一次的比赛都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每一次的历练都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通过这次比赛,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商务沟通能力,也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吉林工商学院 谭紫灵
回首这次比赛,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艰辛。在准备过程中,我不断学习、反复练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同时,其他参赛者的优秀表现和精彩发言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比赛,我更加明白我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善于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需求。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裘瑷玮
获奖之喜,溢于言表。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的肯定,更是对我未来努力的期许。我会珍惜这份信任,不断超越自我,再创新高!
——长春师范大学 李锦宇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让同学们更加自信的展示和表达自我,也祝愿未来同学们能够挑战自我、再创辉煌!
END
○ 往期推荐 ○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不错,还请转发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