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思考帽”到“角色体验”:职场思维进阶记
  • 2025丨暑期新加坡深度探索游学之旅~
  • 于外教课堂中绽放:杉达学院财务管理CIMA方向班的别样学习时光
  • 内卷漩涡中寻光——学长带你解锁留学发展密码
  • 踏上升学 “多元桥”,畅享跨文化 “交流宴”——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留学主题讲座圆满落幕
较新公告:
【美好莞未】快来围观!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首批智库专家亮相!
来源:美好莞未 | 作者:岭南24小时 | 发布时间: 2021-03-23 | 57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东莞首所未来学校——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又传来新动向啦,近日,该校官宣了首批智库专家团,阵容有多庞大?

  东莞首所未来学校——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又传来新动向啦,近日,该校官宣了首批智库专家团,阵容有多庞大?快和教育君一起来看看吧~

  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坐落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黄金腹地,是东莞市政府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建设的东莞市第一所未来学校。

  当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智库之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项目团队目前初步确立。随着项目确定,首批共9名智库专家同步亮相,他们有来自中国教科院、教育部专家,也有来自北京大学、海洋大学等高校学者,研究领域面广,涵盖未来教育研究、学科研究、家庭教育研究等。

  中国教科院专家团队将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从评价创新、课程变革、STEM教育、创客教育、个性化教学以及未来教师培育等方面提供宏观决策及创新实践的智力支持,助力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践行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的使命,成为东莞市打造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首批智库专家都有哪些人?

  他们专注哪些领域?

  一起来围观吧!

  王素

  ◎中国教科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实证的国际教育政策比较研究、未来学校研究、中小学STEM教育研究、青少年科学素养监测研究、学校建筑与学习空间研究等。主持完成十余项科技部、教育部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曾作为主要成员,多次参与教育部、科技部编制的重大战略的制定和论证工作。主持启动“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连续两年被列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 主持发起“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提出了系列STEM教育理念与主张。出版著作8部,发表论文40余篇。

  汪琼

  ◎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技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博士,教育技术学教授,博导。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主任委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司“智能教育示范区”专家组成员。主持和参与7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百篇。

  钟绍春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互联网+”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指导专家组成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劳动模范,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聘为多个省、市、区县教育信息化顾问。发表了学术论文130余篇,多篇文章被SCI、EI、CSSCI检索。所带领团队与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市、区县的4200多所学校建立了教育信息化实验区合作关系,建立了700多所研究与应用示范基地校。研究成果推广到全国48000多所中小学校应用。

  金春梅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价咨询师认证主要创始人之一

  ◎同济大学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教育部规建中心教育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质量评价办公室 主任助理、同济大学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老教授协会基础教育分会教育评价与测量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价咨询师认证主要创始人之一。参与引进国际第五代教育评价技术,在持续的科学研究和努力实践中,成为第五代教育评价技术在中国实践与传播的先行者。用十几年时间,参与并研发我国基础教育的“学业素质评价(ACTS)”“综合素质评价(ICTS)”“发展潜能评价(PCTS)”的技术工作。

  李德威

  ◎联威教育旗下特许科技学院(新加坡)(CITECH)院长

  ◎亚洲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

  李德威先生任联威(Intwell)教育管理集团董事总经理、特许科技学院(新加坡)(CITECH)院长。1998至2001期间带领团队设计完成并成功在新加坡最著名的中小学分批实施以未来学校概念为主的创新教育试验室(X-Lab);2018年受邀担任亚洲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

  唐建朝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中芬教育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未来学校项目核心团队成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中芬教育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未来学校项目核心团队成员,中国STEM教育研究中心核心成员。曾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芬兰大学交流学习,工作期间又赴芬兰访学。合著《芬兰基础教育》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比较教育研究》《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教师》等教育媒体和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

  杨春生

  ◎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副院长

  ◎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实验室特聘专家

  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副院长,正高级教师,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实验室特聘专家,教育部审定教材《科学》分册主编,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技术中心优质课评审专家,全国第八届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评委。华南师大、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深圳城市学院、平顶山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硕导)。英国华威大学访问学者。广东省教育学会研学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专家,深圳市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

  孙艳霞

  ◎中国海洋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副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兼职教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基础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战略、家庭教育。先后主持多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张阳

  ◎复旦大学政治学系博士

  ◎中国创新高中北京探月学院社会科学学部负责人

  复旦大学政治学系博士,曾获上海市教师教学评选一等奖。十年里,先后执教于中国条件最不好的乡村中学和条件最好的超级中学。目前担任中国创新高中北京探月学院社会科学学部负责人、探月教育生态变革学院的“项目制学习+表现性评价”双料培训师。先后负责过中外素养成绩单在学校层面的完整落地,从中国新高考的第一次的综合素质评价,到第一份基于MTC(素养成绩单联盟)标准的中国高中素养成绩单,制作的《素养教育地图》成为国内核心素养教育领域的重要经验参考。

注:以上智库专家介绍排名不分先后。

(来源:美好莞未)


原文链接:
https://xw.qq.com/partner/sxs/20210323A0C9ZN/20210323A0C9ZN00?ADTAG=sxs&pgv_ref=sxs